您现在的位置:首 页 > 政府工作报告
 号: 752950906/01892-00892  信息分类: 政府工作报告
 内容分类: 综合政务,公民,DOC  发文日期: 2016-01-14
发布机构: 砀山县政府办公室  生成日期: 2016-01-14
 生效日期: 2016-01-14 00:00:00  废止时间: 2026-01-15 00:00:00
号:  词: 政府工作报告
称: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

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

发布日期2016-01-14    字体:[] [] []    保护视力色:

政府工作报告全文



——2016年1月12日在砀山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


代县长 陶广宏


各位代表:


现在,我代表县人民政府,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。


一、2015年及“十二五”发展回顾


过去一年,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、改革发展任务繁重的形势,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,团结依靠全县人民,从容应对挑战,积极主动作为,全县经济社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。


一年来,我们坚持稳中求进,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


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60亿元,增长8.5%;财政收入10.11亿元,增长11.9%;固定资产投资140亿元,增长26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亿元,增长12%;城镇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00元和9380元,分别增长8% 、10.5%;节能减排完成控制指标。

工业经济稳步提升。规上工业总产值265亿元,增长11%,规上工业增加值58亿元,增长10.5%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,增长21%。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216家,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10家。强力推进“3111”工程,深入开展“首位产业突破年”活动,首位产业完成产值78亿元,增长11%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5亿元。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。双鹿车业、汇金木业等7家企业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。

农业农村持续发展。粮食总产38万吨。水果总产148万吨,实现销售总收入42.6亿元。畜牧业产值60亿元。加强农业示范区建设,打造省级以上标准化果园12个,引进新品种10个。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,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5家,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65.9亿元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17个,其中市级以上98个,家庭农场301个,农业产业化联合体7个。严守耕地保护红线,实现耕地占补平衡。大力实施“森林增长工程”,新增林地1.34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68.4%,荣获“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”称号。

现代服务业加快成长。商贸服务业快速推进,列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试点,建设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130个,实现所有镇和美好乡村全覆盖,电子商务产业园挂牌运营,光彩大市场投入使用,培育商贸物流企业5家,新建便民超市、农家店19个。旅游业快速发展,砀山酥梨、黄桃罐头等4件产品入选“安徽旅游必购(特色)商品”,全年接待游客73.2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总收入1.3亿元,被评为“中国最美生态宜居旅游名县”。养老服务业取得明显进展,新增农村幸福院23个,兴办社会养老服务中心3个。金融业发展稳健,全年存款余额193.24亿元,贷款余额71.51亿元,平台融资14.55亿元。


一年来,我们坚持提质增效,发展后劲得到新提升


项目建设稳步实施。列入省“861”行动计划项目53个,完成投资51.28亿元;列入市“5161”项目417个,完成投资124.16亿元;列入县重点调度项目56个,完成投资70.39亿元。海升果胶、科技食品二期等56个项目建成投产,七彩世界城市综合体、汽车南站建设加快,红旗电缆、汽博城等16个项目开工。德上高速砀山段建成通车,郑徐客运专线即将投入运营,310国道升级改造加快推进,国省道干线公路完成投资5.12亿元。

对外开放成效显著。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和考核机制,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引进县外境内项目72个,实际到位资金150亿元,其中超亿元项目35个。海升果酒、梨润堂、浙江菜篮子集团酥梨深加工等20个项目成功签约。实际利用外资到位资金1.2亿美元,增长39%。实现外贸进出口7000万美元,增长20.9%。

园区建设水平提升。县开发区基础配套不断完善,产城融合步伐加快,实现工业产值68亿元,增长11%,实现财政收入1.4亿元,增长40%。建成标准化厂房8万平方米、安置房12.5万平方米,椰风路等5条道路建成通车,被批准为“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”。薛楼板材加工园全力打造皖北板材加工和家具制造基地,实现工业产值38亿元,增长19%,实现财政收入4700万元,新开工项目6个。高铁新区强力推进路网和棚户区改造,新建芒砀南路等5条道路,新增规上企业6家,财政收入突破3000万元。


一年来,我们坚持统筹兼顾,城乡建设取得新进展


城市功能不断增强。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完成,城市规划体系不断完善。全县20项重点工程完成投资26亿元。“555”工程扎实推进,垃圾焚烧发电厂、保障性安居工程、城建档案馆主体完工,污水处理厂二期投入运营。新建商品房施工面积155万平方米。续建新建公共租赁住房1046套。生态大道、梨都大道、利民路等7条道路建成通车,宴嬉路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主体基本完工。加大城区水系治理,陈庄沟清淤工程、利民河节制闸等相继完成。

农村面貌日益改善。第二批7个美好乡村示范村建设圆满完成,第三批8个美好乡村示范村建设有序推进,省级美好乡村示范村累计达到21个。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,建设高标准农田4.67万亩。新建村级公路394公里,升级改造县乡公路45公里。农网改造开工项目284个,竣工152个,完成投资1.5亿元。“三线三边”环境整治成效明显,全省现场观摩会在砀山成功举办。

文明创建成果丰硕。积极推进文明县城创建,深入开展网格化治脏治乱和“百姓大舞台、文明树起来”活动,抵制天价彩礼,倡导婚嫁新风,城市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。实施城市增绿工程,新增绿化面积69.3万平方米,环城河公园、市民广场、翡翠公园全面开放。苏运亭等2人当选“中国好人”,朱引侠等3人荣获“安徽好人”称号,樊祥明荣获“安徽弘扬正气”一等奖,薛金珉入选全国志愿服务“四个100”先进典型(最美志愿者)。


一年来,我们坚持以人为本,民生事业迈出新步伐


民生投入逐步加大。全年财政民生支出27.35亿元,占财政总支出84.6%,33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,10件惠民实事顺利实施。公交车中小学生月卡、残疾人及老年人优惠卡全面使用;城区新增停车位1000个;建成使用10个街头游园;增配城乡垃圾中转设施18处;建成4处农村饮水项目,解决1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;建成城区公共自行车服务体系,投放500辆公共自行车;人防疏散指挥中心、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和县妇幼保健院项目开工建设。

社会事业全面进步。大力实施扶贫开发“五个一”重点工程,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4033万元,脱贫致富1.8万人。新增就业岗位8100个,农村劳动力转移11325人,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.3%以内。落实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,实行用工实名制和工资支付“一卡通”管理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,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,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,6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,新二中建成使用。卫生和计生工作扎实推进,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.65%,新县医院、残疾人康复中心投入使用,新中医院主体基本完工。文化惠 民工程扎实推进。获评“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”。妇女儿童、青少年、老龄、残疾人、红十字等事业取得进步,司法行政、双拥共建、民族宗教、外事侨务、防震减灾、物价、对台、气象、档案、地方志等工作继续加强。

社会治理安定有序。严格落实“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”,全面启动“铸安行动”,深入开展隐患治理,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。应急体系网络不断完善,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,“守护平安”活动扎实推进。认真排查化解信访积案和突出问题,信访秩序逐步规范。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行为,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,成为全省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县。


一年来,我们坚持依法行政,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


深入开展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活动,严格执行中央“八项规定”,坚决反对“四风”,“三公经费”支出明显下降。扎实推进依法行政,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,办结人大代表建议82件。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,办理政协委员提案195件。全力打造效能建设升级版,强化跟踪问效,督促各项工作高效落实,作风效能建设同步提升,“百姓热线”、政府“12345”公共服务平台办理咨询投诉4000余件。深入开展重点工作督查和明察暗访活动,行风政风明显好转,发展环境持续优化。支持监察、审计部门依法履行监督职责,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,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。


各位代表,2015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,标志着“十二五”发展的圆满收官。过去五年,我们积极应对宏观环境变化,攻坚克难,奋力拼搏,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。


这五年,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、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


过去五年,我们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,一心一意谋发展,聚精会神搞建设。全县生产总值由78.9亿元增加到160亿元,是“十一五”末的2倍;财政收入突破10亿大关,由3.21亿元增加到10.11亿元,是“十一五”末的3倍;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80亿元,是“十一五”时期的3倍。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翻番,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,今天的砀山,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。


这五年,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、质量效益显著提升的五年


过去五年,我们始终坚持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、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作为第一主线,着力转方式、促升级,三次产业结构由33.1:41.5:25.4调整到27:45:28。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,五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6家,总数达到216家。新增民营企业2047家,个体工商户7696户。首位产业高速增长,传统产业持续发力,战略性新兴产业势头强劲。消费需求稳步增长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97亿元,是“十一五”末的2.2倍。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,现代农业两区建设亮点纷呈。被评为国家级出口果蔬质量安全示范区,砀山酥梨成功上市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、“最具投资价值品牌30强”,正由水果生产大县向全国果蔬食品加工强县迈进。


这五年,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、城乡面貌发生巨变的五年


过去五年,我们始终坚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,强力实施城镇扩容战略,大美砀山绽放出更加迷人的魅力。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,城乡规划编制基本实现全覆盖。加快推进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,主城区面积由“十一五”末的25平方公里增加到35平方公里,城区人口增加至23万人,城镇化率达39.66%。实施城建重点工程104项,累计投资146亿元,一大批重大惠民项目投入使用。国省县道“六纵四横”路网格局框架拉开,高速、高铁“双高”时代大幕开启。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,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,供电、通讯、广播电视等设施日臻完善,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美好乡村,示范村面貌焕然一新,农田水利建设全面提速,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60万亩。秸秆禁烧连续四年实现“零火点”。


这五年,是改革开放加速推进、动力活力持续迸发的五年


过去五年,我们始终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第一内生动力,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,对外开放成效斐然,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全面激发。顺利完成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,三个清单公布运行,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行政审批事项由205项减少到127项,涉企收费项目由106项减少到50项。积极培育农业产业联合体,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等工作。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,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创历史新高,贷款余额是“十一五”末的3.15倍,平台公司累计融资规模超过30亿元。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,累计利用县外资金734.8亿元,外贸进出口累计完成5.1亿美元,分别是“十一五”时期的6.2倍、5.3倍。


这五年,是民计民生加速改善、社会建设全面进步的五年


过去五年,我们始终坚持把人民的期盼作为第一追求,高度关注民计民生,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,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增强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2020元增加到24800元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520元增加到9380元,年均分别增长15.6%和15.7%。连续五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和10件惠民实事,累计投入民生资金86.75亿元,惠及全县百万人民。深入推进扶贫开发,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.2亿元,11.61万人实现脱贫致富。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、保障水平明显提高,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、大病救助全覆盖。五年新增城镇就业3.84万人。财政预算内科技、教育、文化、卫生、体育事业累计投入54亿元,是“十一五”末的8倍。砀山“四平调”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,相继荣获“中国唢呐之乡”、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、“中国传统戏剧之乡”和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”等荣誉称号。


各位代表!“十二五”时期,是砀山发展历程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、城乡面貌变化最美、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、干部作风转变最大的五年。“十二五”的成绩来之不易,在砀山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,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这主要归功于县委的坚强领导,归功于县人大、县政协的有效监督,归功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,凝聚着全县人民的智慧和汗水。在此,我代表县人民政府,向各位代表、各位委员,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,向多年来一直关心政府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,向所有关心、支持、参与砀山建设发展的同志们、朋友们,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!


各位代表!在总结成绩的同时,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:经济总量不大与质量不高并存,转型升级的要求十分迫切;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与城镇化发展不快并存,城乡统筹任务艰巨;民生保障能力不足与社会治理压力加大并存,离群众期盼差距较大。这些问题是现实的,也是发展中的。面对发展不足、发展不快、发展不优的最大矛盾,我们坚信,有勤劳智慧、自强不息的百万砀山人民的鼎力支持,有毫不气馁、敢打敢拼的干部队伍的团结奋进,有高举旗帜、矢志发展的县委的正确领导,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,就一定能奏响大美砀山的华丽乐章!


二、“十三五”时期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


“十三五”时期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决胜阶段。机遇和挑战并存,我们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认真落实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牢固树立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坚持发展第一要务,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,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线,以“首位产业升级、城镇建设提升、数字果园创新、现代服务业培育”四大工程为抓手,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,奋力开创新常态下砀山发展新局面。

“十三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0亿元,年均增长9%以上;财政收入达到30亿元,年均增长25%左右;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力争突破1000亿元,年均增长18%左右;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0000元和16000元,年均分别增长10%和11.5%以上。


为此,我们将重点推进“五个发展”:


(一)优化产业结构,促进产业升级,推进创新发展。

以打造中国果蔬食品加工强县为目标,以开发区、高铁新区等园区为平台,拓展产业发展链条,加速形成首位产业集聚发展态势。按照国家、省、市重大工程包及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,精准谋划实施一批“大、新、专”重点项目。发挥消费对促进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,促进绿色消费、健康消费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加快产业技术创新,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。尊重群众首创精神,推动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,激发创业创新主体活力。全面落实国家各项改革任务,打造砀山改革品牌。顺应现代产业发展趋势,创造更加高端高质高效的新业态、新商业模式。实施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,推进“互联网+”与制造业、现代农业、金融、电商、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融合发展。实施“宽带城市”战略,建设“无线城市”。

(二)坚持以人为本,加快城乡统筹,推进协调发展。

优化城镇空间布局,按照“东部对接、中部突破、南部升级、北部保护、西部拓展”的总体思路,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,以主城区为核心,打造砀山发展主引擎。积极稳妥推进旧城改造,重点实施“八大工程”。按照“产城一体”发展模式,强力推进老城区、政务新区、开发区、高铁新区“四区”联动,建成主城区面积50平方公里。强力推进李庄镇“镇当县建”,形成与主城区互补互促的新格局。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,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,促进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。加快美好乡村建设,促进农业增效,带动农民增收。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,实施立体化通达工程,基本形成以国省道“三纵”、“两横”为主线、县道“三纵”、“两横”为支脉的路网格局,实现与周边城市互联互通。建设砀山通用机场,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中心。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,强力推进“南水北调”东线补水工程。优先发展城镇公共交通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,提升文化软实力,争创省级文明城市。

(三) 转变生产方式,加强生态保护,推进绿色发展。

坚持生态立县战略,牢固树立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理念,打造坚固生态屏障。强力推进生态建设,让生态成为砀山第一资源、第一品牌。深入实施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,加强秸秆禁烧、建筑工地扬尘等专项整治,深入推进“森林增长工程”,大力开展“绿满砀山”活动,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。节约集约利用资源,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,严格保护地下水资源。深入推进节能降耗,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和再生资源基地,大力发展循环经济。强力推动生态旅游业发展,唱响“梨文化”生态旅游品牌,建设“天蓝、地绿、水净”的美丽砀山,努力打造成国内重要的旅游度假目的地、养生养老休闲名城。

(四)加强区域合作,拓展发展空间,推进开放发展。

坚持实施“引进来”和“走出去”发展战略,全面加强区域经济合作,积极融入国家“三大战略”,主动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、中原经济区、淮河经济带建设。全力推进招商引资,以“工业项目、招大引强、税源企业、环境保护”为导向,围绕首位产业升级等“四大工程”建设,突出精准招商、产业链招商,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,打造区域开放新高地。

(五)强化公共服务,保障民计民生,推进共享发展。

按照“四个切实”、“六个精准”、“五个一批”要求,实施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,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摘帽任务。加快发展教育事业,促进教育均衡发展,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。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创业,提高居民收入水平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,健全教育、文化、医疗、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,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,兜住民生底线,提升民生福祉,实现全体居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。


三、2016年主要工作


今年是实施“十三五”规划的开局之年,综合考虑,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%;财政收入增长11%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%;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.5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%;城镇、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%、11%。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。


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:


(一)持续扩大有效投资

突出项目建设。全面落实“四督四保”要求,集中力量、全员上阵抓项目、促投资,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0亿元。积极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和重点导向,加大对上争取力度,谋划一批重大项目跻身国家和省规划盘子,列入省“大、新、专”项目70个。力促海升果酒、梨润堂、浙江菜篮子集团酥梨深加工等项目开工,加快红旗电缆、国道310、237改建、砀单路、砀夏路改造等项目建设进度,确保垃圾焚烧发电、汽车南站等项目全面完工。加快推进南水北调、黄河故道疏浚、通用机场、朱楼热电联产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,确保梯次推进,有序衔接。

突出招商引资。强化招商引资工作首位度,整合招商资源,加强招商力量,提升招商质效。以长三角、珠三角、京津冀地区为主战场,围绕果蔬食品、板材家具、新能源、新材料等产业,瞄准大企业、大集团,开展“点对点”、“一对一”精准招商,引进一批科技型、创新型、环保型企业落户砀山,新增一批龙头型、补链型的项目和企业,拉长产业链条。加大招商项目服务力度,建立县领导领衔负责制,强化招商引资工作调度、项目服务和考核奖惩,切实提高协议履约率、项目开工率、资金到位率,确保全年到位资金180亿元。

突出平台打造。举全县之力建设经济开发(园)区,加大园区建设统筹协调力度,推动工业向园区集聚,要素向园区集中。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财政征管体制,进一步激发园区发展动力。对开发区、高铁新区、薛楼板材加工园实施分类指导,分类考核,支持激励各个园区依托优势,突出特色,错位发展,有序竞争。

(二)做大做强工业经济

培育壮大主导产业。坚持做大总量、优化结构、提质增效,培育壮大骨干企业,加快推进转型升级,着力形成一主多元、多极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,确保完成规上企业增加值65亿元,工业投资110亿元,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。着力打造首位产业。开展“首位产业提升年”活动,围绕产业上下游建链补链,重点培育海升果业、科技食品等骨干企业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,力促梨润堂等项目建成投产,形成一批亿元产值骨干企业,推进集群发展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。积极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与改造,促进板材加工、节能建材、纺织服装等产业向精深延伸,向终端产品拓展,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。着力培育电子信息产业,大力扶持高端装备制造业,加快发展光伏发电,积极推广高效节能装备及产品,壮大节能环保产业,积极培育新模式、新业态、新产品,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。

大力支持实体经济。制定出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意见,成立产业发展基金,持续提升融资担保增信功能,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。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,优化企业发展环境,继续实行县领导和县直涉企部门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制度,积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,全面推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,建立企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,健全项目帮办服务机制,积极打造“一站式”服务体系。营造尊重企业家、爱护企业家的社会氛围,打造开放开明、敢闯敢冒、守法守信、创业创新的企业家队伍。支持企业推进管理创新,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,增强企业竞争力。

推进大众创新创业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加快中小企业孵化基地、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,加大小微企业扶持力度,大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,激发大众创新创业热情,重点打造城镇失业人员、失地农民、高校毕业生、退役军人等创业示范园区,让砀山成为最富生机的创业热土、最具活力的发展高地。新增民营企业750户,新增个体工商户2200户,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比重达65%。

(三)统筹推进城乡发展

加快完善城市功能。坚持规划引领。完善《砀山县城市发展战略规划》等各类规划编制,推进“多规合一”。继续实施“555”工程,加快城区20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,确保完成投资25亿元。继续完善城市路网,续建、新建城市道路11条,打通断头路5条,实现城区道路互联互通。持续加大征迁力度,加快棚户区、城中村和危房改造,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。继续创新安置模式,加大货币化安置力度,加快农民工市民化,扩大有效需求,化解房地产库存。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,加快实施净水工程,推进中水回用,完成侯楼沟、利民一支河清水工程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,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。

创新城市治理方式。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,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,有效化解各种“城市病”。扎实开展“16城同创”活动,积极争创省级文明城市、园林城市、卫生城市。全面提升市民素质,推动城市共治共管、共建共享,着力打造智慧城市。大力实施绿化提升工程,加快果林公园、利民河景观绿化建设,完成高铁站前广场绿化,新增绿地75万平方米以上,建设绿道10公里,推进城市绿色发展。深入开展城区网格化治脏治乱。全面清理非法建材市场和规划区内养殖场。

全面提升镇村建设。加快第三批美好乡村示范村建设,建成省级示范村8个。优先开展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建设,引导社会力量合力共建美好家园,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,新增集体经济收入过10万元的村10个。深入推进“三线三边”环境治理,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。着力打造“一村一品、一村一景”,实现美好乡村建设由“以点为主”向“以点带面”战略转换。全面实施美好乡镇建设,支持各镇坚持错位发展,突出地方特色,完善中心集镇建设规划,加快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,增强区域集聚和承载能力。突出“一镇一品”,培育产业支撑,发挥产业优势,积极打造经济重镇,培育税收超亿元镇1个。

(四)提升发展现代农业

推进生态农业园区建设。实施数字果园创新工程,发展现代生态农业,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,推广农业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,整建制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,争创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,保护好“砀山酥梨”区域性公共品牌价值。

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。以“工业理念”发展现代农业,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。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,促进农业产业化、标准化、品牌化集群发展。新增超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,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70亿元以上。突出打响砀山酥梨国字号品牌,强化“三品一标”认定和管理,新增认证5个以上。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80家,家庭农场100家,农业产业化联合体6家。

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。统筹整合涉农资金,加强农田水利、农村道路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建设,改造县乡道路70公里,新建通村公路100公里。深入推进“森林增长工程”,确保新增造林面积1.3万亩以上。加快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,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,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。大力实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,加快推进大沙河治理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,解决农村9.7万人安全饮水问题。

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。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,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,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。深化殡葬制度改革,推进农村公益性生态公墓建设,加强农村乱埋乱葬管理。探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试点,组建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,建立土地流转准入、风险评估和监督保障机制。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,探索开展农民住房、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抵押贷款业务,发展农村普惠金融。稳步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,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组织体系和综合平台。

(五)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

突出发展生态旅游业。深入开展“旅游提速年”活动,围绕黄河故道生态示范区,完善景区道路及配套设施,新建电瓶车道、人行步道,设立自行车游览区,继续办好梨花旅游节和酥梨采摘节,探索开展梨园马拉松、环黄河故道自行车赛等活动,倡导绿色低碳游览理念。实施梨树王、光明御植园等景区整治工程,美化、净化景区环境。加强对旅游景点、农家乐、星级宾馆的管理,提升接待服务水平。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,力促东湖假日酒店全面建成,加快梨树王、天鹅洲3A景区创建工作。编制农家乐发展规划,支持组建农家乐协会,新增星级农家乐30家。力争全年接待游客人数突破80万人次,实现旅游总收入1.5亿元。

提升发展商贸流通业。积极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,做大做强电子商务产业园,重点发展农村电商、跨境电商和电商服务,积极培育移动互联网、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,力争入驻电商100家,交易额突破20亿元。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二期、红星美凯龙、汽博城和七彩世界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建设。促进住房消费,规范房地产市场。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健康养老、家政服务、娱乐休闲、体育健身等服务机构,满足多层次、多元化消费需求。改善农村商品流通条件和消费环境,加强农村路网、电网、互联网的建设。

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。加强银企对接,扩大信贷投放,力争年内新增贷款18亿元,贷存比达到50%。支持砀山农商行做大做强,争取国内外金融业来砀设立分支机构。鼓励各级金融机构向乡镇延伸,降低贷款门槛,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。积极引导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。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,优化金融生态环境。

(六)大力开展扶贫攻坚

加快实施脱贫工程。坚持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,按照 “123456”扶贫工作格局,围绕“人脱贫、村出列、县摘帽”要求,完成2.56万贫困人口和20个贫困村的脱贫任务。大力推进产业脱贫,开展光伏扶贫,建设村级光伏电站20个。带动“三无”贫困户和经济薄弱贫困村脱贫,加大“互联网+”扶贫力度,采取“产业园+电商+贫困户”的模式,带动和扶持贫困户增加收入。大力实施就业和教育扶贫,推进“雨露计划”实施,加强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,阻断贫困代际传递。加快实施金融扶贫、社会扶贫、易地搬迁扶贫等措施,促进一批贫困户迅速脱贫。继续实施社保兜底脱贫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。持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,强力推进贫困地区水、电、路、网建设。投资1.02亿元,改造道路255公里。投资4700万元,改造提升小农水工程。投资7500万元,解决供电不足问题。推进信息化建设,实现宽带网络覆盖贫困村。

(七)促进社会和谐稳定

协调发展社会事业。优先加快发展教育,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流动机制,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,争创省级教育强县。加快推进文化服务体系建设,加强农村文化市场规范管理,全面完成“三馆”装修及布展工作,确保年底前投入使用。优化卫生服务,深化医改成果,加强新农合资金监管,引导发展中医药事业,提升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服务室功能。加快妇幼保健院、中医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,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。逐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,落实二孩政策,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。推动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,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。启动“七五”普法规划,加强国防动员、人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。高度重视民族宗教、档案、残疾人、红十字、防震减灾、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,协调推进气象、烟草、地方志等工作。

深入推进社会治理。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,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合理诉求,及时就地解决问题、化解矛盾。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,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,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,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。强化食品药品监管,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,争创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。完善应急机制,提升应急处置能力。深化“平安砀山”建设,建立数字化、立体化防控体系,有效预防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。

(八)切实保障改善民生

健全完善保障体系。千方百计扩大就业,力争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以上。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,确保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投入使用。积极探索城乡合作医疗并轨试点,提升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水平。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。启动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。拓展镇敬老院社会化功能。做好大病保险再补偿工作。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,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。高度关注退伍军人、“三留守”人员等特殊群体生产生活,继续做好助医、助学等各项救助工作。


扎实办好民生实事。在实施好33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,再办10件惠民实事:


1.实施城市供热工程;

2.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12平方公里,实现2.5万吨水厂城区供水;

3.高标准打造一条示范街道、三个示范住宅小区;

4.完成272公里“村村通”路肩培护硬化工程;

5.实施城市“三公”工程:新建市民休闲街头游园6处,新建改造公厕4所,新增城区公共停车位500个;

6.新建城区菜市场1处;

7.完善城乡垃圾收运体系(新建2个垃圾中转站,增配大容量垃圾收储箱30个);

8.拓宽东关闸门桥,完成老东关地块征迁,建成城市休闲公园;

9.完善公共自行车服务体系,扩增500辆公共自行车;

10.新增(调整布局)4所小学,新建15所公立乡镇幼儿园。


四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


各位代表,面对发展的重任,人民的重托,我们必须牢记使命,勤政敬业,一丝不苟干工作,一抓到底促落实,以良好的作风和实际行动推动发展、服务群众。

规范运行,依法行政。强化宪法意识和法治理念,尊法、学法、守法、用法,建设法治政府、法治社会。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决定,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法律监督、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,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,虚心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。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,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。全面实施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,真正做到“法无授权不可为,法定职责必须为”。

提升效能,为民勤政。深入开展“打造效能升级版”活动,持续点燃激情,提升效能。严格落实政府工作限时办结制度,加强重点工作督察督办,提高政府工作执行力。组织开展明察暗访活动,严肃查处损害发展环境行为,加大对不作为、慢作为、乱作为的问责力度。加强政府热线和网络问政办理,确保群众反映事项高效落实。

真抓实干,务实为政。认真践行“三严三实”要求,深化“四风”问题整治,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、长效化。面对困难不退缩,遇到矛盾不回避,不做太平官,不当“甩手掌柜”。大力弘扬钉钉子精神,对于确定的工作部署,一抓到底,善始善终。坚持求真务实,深入基层,大兴调查研究之风。精简会议文件,改进文风会风,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狠抓落实、改善民生上。

清正廉洁,从严治政。把政府行为置于灿烂的阳光下,把手中权力关进制度的“铁笼子”,始终敬畏手中的权利,敬重服务的人民,依法用权,秉公用权,廉洁用权,心有所畏,言有所戒,行有所止。严守政治纪律、政治规矩,严守组织纪律、财经纪律,严守廉政准则、行为规范,坚决执行“八项规定”,弛而不息纠正“四风”,持之以恒改进作风。坚持底线思维,严格按照程序和规则办事,加大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和公共资金、国有资产资源的审计监督,进一步构建不敢腐、不能腐的有效机制,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,做到有案必查、有腐必反,努力营造干净干事、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。


各位代表!新的征程充满挑战,新的事业任重道远。让我们万众一心,同心同德,在中共砀山县委的坚强领导下,高举改革大旗,弘扬法治精神,凝聚赶超力量,顺势而为,乘势而上,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!

">